古时候有一种“取嚏法”,医生会用一些具有辛味的药,比如皂角等研成末,撒进鼻孔,刺激人打喷嚏。这种方法在宋金元时期特别流行,很多医家都擅长用它。
采用取嚏法,流出来的都是特别黏的鼻涕。这样的方法我曾经给人用过,用完后人会连着狂打喷嚏,流出来的全是黏液。打完喷嚏后,上焦气机一下就通畅了,身体会出汗,寒邪也就随之而解了。但是这种方法对一般人来说猛烈了点,所以现在基本上不用了。
其实,可以用卫生纸捻成一根细细的纸条,然后伸到孩子鼻子里面,刺激鼻黏膜,让孩子打喷嚏。
拿热水水龙头喷身体的经络IHOPEYOULIKEIT我读博士的时候,医院的院长到北京中医药大学给我们介绍德国的自然疗法,其中有一种欧洲古老的疗法:水疗暖身法。就是患者脱光了,在前面站着,医生拿热水水龙头喷患者身体的经络位置。
我们问他,为什么要按照经络的位置喷呢?老外当时愣了,后来想想回答:“应该是借鉴了中医的思路。”据这位院长说,欧洲现在特别流行水疗法,不少人试了以后都觉得效果不错。
泡脚驱寒暖身法IHOPEYOULIKEIT用热水喷身体固然可以暖经络,但泡脚的效果也非常好。为什么要泡脚呢?因为泡脚能够疏通人体的肝经、脾经、肾经、膀胱经等主要经络,常常让经络保持畅通,人就会不生病,或者少生病。
孩子刚刚感冒的时候,如果你在第一时间给他处理,即使是简单地用热水泡泡脚,都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如果再加入一些药物,能更好地提高孩子身体的免疫力。
孩子感冒的第一阶段苏叶熬水喝或泡脚孩子刚受寒的时候,鼻涕是像水一样清稀的,大人也一样。一旦发现清鼻涕要迅速温阳气,温经络。这时候,任何一种能够使孩子体内气血循环变好的方法都可以用。
我的老家东北有很多朝鲜族同胞,他们开的餐馆都非常火爆。记得小时候,我随家人到一家朝鲜族同胞开的餐馆吃饭,席间,上来了烤牛肉,旁边还放着一个小草筐,里面是摆放得整整齐齐的植物叶子。服务员告诉我们,烤好的牛肉要蘸上佐料,然后用这叶子包着吃。
那种植物的清香无可比拟,我只吃了一口,心中就惊呼美味!那种感觉一直留在我的心里。这个叶子是什么呢?就是苏叶。苏叶又叫紫苏叶,全国几乎哪个地方都有。以前我们家的窗前就长了很多。我经常摘来洗干净了吃。当时没有想到,很多年以后,我会学习中医,然后会使用苏叶给大家调理身体。
《药品化义》中记载:苏叶性味辛温,有发表、散寒、理气、和营的作用,用来治疗风寒,驱逐邪气。
在生活中,其实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感冒病毒,但没有必要害怕,因为我们的身体是可以抵抗这些病毒的。但如果孩子身体状况差,同时温度又剧烈变化的时候,孩子体内的防御系统就会紊乱,不能立刻戒备起来抵御外敌。抵御不了,孩子就受寒了,会感到身上发冷,流清鼻涕,打喷嚏。这都是肌体要防御,但又力不从心的状态。
怎么办呢?立刻动员孩子的身体防御体系,振奋体表的机能。此时任何使经络温暖起来的方法,都可以给孩子使用,苏叶就是一味能使身体温暖起来的药物。
当孩子出现外寒来袭的症状时,就可以使用苏叶了。
苏叶使用法
配方:
5岁左右的孩子用3克,大人用6克。
做法:
把苏叶放到锅里,加入两茶杯水,盖上锅盖,开大火煮。开锅后改成小火,等开锅三分钟后,就可以闭火了。闷七八分钟就可以饮用了。
叮嘱:
苏叶熬煮的时间不能太长。用开水泡,或者是熬开锅后两三分钟就可以了。服用苏叶水之前,让孩子先吃点东西。空腹服用,元气不足,无法发汗。
喝完苏叶水没多久,孩子就会感觉身上热了,微微出汗之后,就停止服用,然后感冒的症状就开始消失了。这是因为苏叶刺激了气血,使得它们运行正常,产生了足够的抵抗力,把外邪控制住了。
还有一个使用苏叶的方法苏叶泡脚法
配方:
苏叶3克、荆芥3克(5~10岁孩子的用量)。
做法:
买回来以后,放到锅里,倒入四杯水,盖上锅盖,熬开锅。三分钟后闭火,闷七八分钟。然后将药汁兑入温水,给孩子泡脚。泡一会儿,身体微微出汗就可以了。
很多小朋友不喜欢苏叶的味道,因此拒绝喝苏叶水,那么用苏叶水给他泡脚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这个方法大人也可以使用。
我把此法告诉了很多人,有很多朋友都说因此受益。我自己也经常用,比如哪天下大雨了,我在风雨中走一趟,裤子都湿了,鞋里面也都是水。回到家里以后,我就会用苏叶水来泡脚,这样身体很快就暖和了过来,这是一种保养身体的方法。
如果小朋友没有泡脚的习惯,还可以把苏叶水兑入洗澡水里面,给孩子洗澡。有一次,我妹妹的孩子受寒了,打喷嚏,流清鼻涕,可是她不喜欢苏叶的味道,也不愿意泡脚。那个时候她才两岁多,要哄她做不愿意做的事儿是非常难的。怎么办?妹妹想起每天都要给她洗澡,于是就把苏叶水兑入了洗澡水里,孩子的身体很快就暖了过来。
还有网友总结了一个用苏叶水洗头的方法,说这个特别好,很快就可以让身体暖起来。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汇”,如果头暖了,那么身体就会很容易暖和起来。
别小看一片小小的苏叶,受寒的时候,它是可以起到大用处的。
别让孩子饿着肚子泡脚要注意不能让孩子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泡脚,那样出汗反而会损伤正气,最好是在喝了温热的粥之后再泡脚,这样出汗的速度更快。再则,微微出汗即可。出汗并不是目的,只是追求的一个结果,这代表着气血通畅了。如果出大量的汗反而会伤到正气,不利于康复。
艾叶也具有暖经通络的作用。用几克艾叶加入几杯水稍微煮一下,然后兑入温水泡脚,也可以起到温暖身体的作用。只是艾叶的药性偏于入里,解表的作用不够,所以对腹部受寒的效果会更好。
其实泡脚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我们喝的苏叶水也可以用来泡脚,还有葱姜汤用来泡脚的效果也是不错的。
在孩子感受到外寒的时候,如果没有在第一时间把孩子的身体温暖过来,体质差(正气不足)的孩子此时会持续处于寒冷状态,有的孩子会高热无汗、身体感觉严重发冷,此时应该请求医生帮助,家长不要自行处理。
文
罗大伦
编辑
浅梦
封面图
八岁
点亮小星星,
及时get最新鲜的育儿知识!
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