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来自很多粉丝的提问,有人是脖子一着凉就感冒的,有人是腰一凉就感冒的,有人是肚子一凉就感冒的,有人是脚一凉就感冒的……虽然都是着凉感冒,在酉医来讲就是免疫力低的问题,但在中医角度来讲,哪个部位着凉对应的脏腑是不一样的比如后背一凉就感冒,平时也有背部怕冷的情况,就要考虑到膀胱经气血不通,那么就是桂枝汤的症而单纯腰一凉就感冒,并且平时有腰酸腰痛的情况,就要考虑到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的情况,就要考虑用肾气芄,右归芄之类的来温肾阳如果是脖子一凉就感冒,并且平时容易出汗多,这种小孩子比较常见,比如小孩子一起玩,大家都出汗,别的小孩子没事,自己的小孩却感冒了,这就是卫气不足,是玉屏风散的症如果是肚子一凉就感冒,并且平时有消化慢,拉肚子,喜热怕凉等,这种就要考虑脾胃虚寒,那么就是附子理中汤,或者理中汤的症而有人是脚一凉就感冒的,我遇到一个妇女就是这样,并且平时脚怕冷,睡觉都要穿袜子,脚无力等,这也是下焦阳气不足,要温肾阳的思路,把命门之火恢复,一切就会恢复有人呢,是身一凉就感冒,比如一阵风吹来,皮肤就起疙瘩,然后感冒了,并且平时比别人要多穿衣服,这种一般是病后体虚,得慢慢调身体才能恢复。也可以先用温脾胃的方法,比如伴有胃口差的用香砂六君子芄或者补中益气芄,相对药物也平和,待脾胃(胃口)恢复以后,再用肾气芄等来益肾气,自然身体就会恢复而直接用补益肝肾的方法,但中焦脾胃又没有恢复时,就怕药力吸收不了,还容易造成碍胃上火的情况,那么处理起来就更加麻烦了比如一人,就是病后体虚,多年没有复发的鼻炎,现在加重了,怕冷怕风,比别人多穿衣服,伴有胸闷气短,吃多就肚子胀,嗳气连连,是去年冬找的我,舌胖大,苔白偏厚,脉沉弱刚开始就是用先恢复中气之法,用理中汤合焦三仙等温阳助消化,几天后过来复诊,舌苔变薄了,胃口好很多,虽然鼻炎还有,但不怎么流鼻水了第二次就用温肾阳纳肾之法,用四逆法加龙骨、牡蛎,杜仲,仙灵脾,党参,白术,红参,吃了几天后,发现胃口更好,也不打嗝嗳气,主要鼻炎消失,不用再多穿衣服了,这就是先恢复其中气,才能更好纳肾回阳之功方中讲到中药,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