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专家
华西附二院呼吸科教授陈莉娜
华西附二院小儿呼吸科副主任,四川省医学会儿科专委会呼吸学组成员,四川省医学会呼吸专委会哮喘学组成员。
1.年龄段偏小的儿童能不能使用酮体芬?
目前国内没有不能使用酮体芬的相关规定。中国对儿科药物没有规范立法,很多儿童药物也没有相应的剂型,儿科医生大多借鉴国外经验,国外要求几岁以下禁用、慎用,一般我们也遵照此法。如非那根,2岁以下禁用,那在中国一定是禁用的。
2.孩子2岁的时候查了过敏原,有鸡蛋、尘螨、粉尘过敏,大概3岁多的时候,再次查过敏原,结果显示鸡蛋不过敏了。
请问,每次吃完鸡蛋之后就会出现过敏症状,如皮肤粗糙、干裂、糜烂,鼻涕多,这是为什么呢?
家长要正确认识食物过敏,其正确诊断的标准是食物激发和回避试验。食物激发即吃某种食物就出现相应症状,如流鼻涕、打喷嚏、咳嗽、长皮疹、腹泻甚至喘息等;食物回避即不吃时所有症状自然而然就缓解,如果再吃又出现症状,就是激发试验阳性。患儿可以不做任何检测,只要有这样的经历,就可以诊断为食物过敏。
做检测虽然不能确诊食物过敏,但可以检测出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过敏,但也要进行激发、回避试验确诊阳性。做任何一个检测达到阳性都有一个阈值,如血清加入试剂盒以后会有反应,颜色达到某种程度,才会报结果阳性,当然检验单也是有误差的,如果明确吃了某种食物就出现过敏症状肯定就是阳性,就不能以检测结果为准。
看到食物过敏检测报告之后也要注意:食物过敏包括食物不耐受,查到食物不耐受也没有多大临床意义,不一定就表明过敏。家长也不要太焦虑,食物过敏有一个特点,它可能逐步产生耐受。当然,也有对食物过敏是终身都过敏者,不能吃就是不能吃,一点都不能碰。
还有一种情况是单独吃某种食物不过敏,但是搭配某种食物在一起就会过敏的。如吃面条不过敏,但是搭配番茄吃就会过敏。还有进食当下不过敏,睡觉的时候才出现过敏症状的,遇到疑难者还是应该到专业机构去确诊。
3.医院确诊为“过敏性咳嗽”,医生开了诸如“西替利嗪或赛庚定、扑尔敏”等,但是为了缓解咳嗽,就加了一些复方成分的药物,里面也含有相应的抗过敏的成分。
请问,如果这样联合使用,是否存在重复用药的隐患,是否应该相应的减量服用呢?
很多复方成分的药物都含有抗过敏的成分,具体要看复方成分的药物里面含有的抗过敏成分和单独开的抗过敏药物成分是否一样,作用机制是否一样,如果都一样就不应该重复用了。如果是不同的抗过敏成分,因作用机制不同,起到的是相互协同的作用就可以不用减量。临床上也绝对不会同时使用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这两种作用机制一样的抗过敏药物。
感冒时使用含有以下三种成分的药物非常有效:抗过敏的扑尔敏(对流涕效果好)、减充血剂的麻黄碱类(可缓解鼻塞)、有轻微镇咳作用的右美沙芬或福尔可定等。但是临床上几乎没有单一成分的感冒药,可以选用“艾畅”加上扑尔敏,如果孩子有发热可换成“艾畅”加双扑伪麻。
4.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孩子现在比较常见,多是因为鼻炎导致,也有长期上呼吸道感染后鼻窦发炎、腺样体肥大导致,在治疗过程中,常常是症状好转就停药,导致后续咳嗽绵延不断,特别是夜间咳嗽比较明显。
请问,这时候除了鼻喷剂治疗,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案呢?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首先要治疗原发病,如有鼻炎就要治疗鼻炎,一般联合使用两周的西替利嗪、欧龙马(德药,属植物提取药物,可改变纤毛的运动,化解分泌物)、孟鲁司特钠,90%的症状都能缓解。但是如果本身是过敏性鼻炎,这是一种终身疾病,吃药之后有明显缓解,但是可能又会经常反复,就要继续服用以上药物。
本文由卫生保健中心根据专家讲座内容整理,转载本文请注明「金苹果学前教育」来源。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