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家决定放开疫情管控后,我最怕的就是家人在新年期间感染新冠,让这个喜庆的节日蒙上一层阴影。
但幸运的是,除了刚放开的那段时间疫情凶猛外,第一波新冠很快就突然消失了。
消失有点让人手足无措的感觉,笼罩了国人三年的新冠阴影仿佛是一场梦。
大街小巷已经恢复了三年前的生机和活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甩掉口罩,各地景点排起了长队。
新冠第一波基本消失,是不是当初证明“放开”决策做对了!
再回想刚放开的那段时间,网上几乎是一片哀鸿,抗疫的专家学者被喷成了渣,放开政策不被大家理解,质疑声满天飞。
现在再回头看看,当初哪些地方做错了,又有哪些地方做对了。
undefined一、数据预测错误,太乐观了。
首先要声明的一点是,在新冠感染数据推测方面,一些专家确实太乐观了。
年3月份的时候,上海率先爆发了大面积疫情,导致全城封锁,个别地方居民的吃喝都成了问题。
无休止的封控,剧增的感染量,食物调配漏洞,一桩桩事情集体爆发导致大家人心惶惶,也是这时候网上开始建议“放开”。
呼吁“放开”的背景是张文宏团队紧急研究了上海核酸阳性群体,然后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
90%以上的人是无症状感染,发烧占4%。
正是这组数据让无数人相信新冠已经没有那么恐怖了,既然有90%以上都是无症状,那么继续封控还有什么意义?
三年封控已经告诉我们结论了,新冠永远不可能清零。
既然不可能清零,放开后90%都会无症状,那么就放开也无妨,越来越多的人倒向“放开派”。
undefined但直到全国放开后,大家才知道这组数据有多么荒谬。
至少从我身边的朋友、亲戚、同事、同学这些群体来看,我还真没遇见过传说中的“无症状感染”,大家几乎都高烧了一遍,只是症状轻重有所不同。
放开后那段时间网上大家特别恐慌,在我看来这组数据也是要背很大的锅。
三年抗疫的信任几乎被这组数据毁掉大半,信任丢失了,大家自然就会恐慌。
二、“放开”决策没错
但话又说回来,张文宏团队公布的数据虽然有些离谱,但最终“放开”的决策确实没多大错。
首先大家要回想一下当时“放开”的大环境。
上海刚刚经过一轮全面感染,后来广州短时间内又被感染了16万人,河南郑州也全面被感染,还闹出了富士康员工徒步回乡的浪潮......
封控三年,实在是封不住了,各地方财政顶不住了,做生意的顶不住了,打工的也顶不住了。
在全球国家都躺平的状态下,中国不可能把新冠清零,除非想回到那个闭关锁国的年代。
所以放开“没错”。
奥密克戎变异株虽然依旧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但致死率已经被降到了最低,99.99%的人确实就像是得了一场重感冒一般。
一些人质疑既然最终都要“放开”,那为什么还要封控三年,为什么当初还要嘲笑英国的全体免疫计划。
就是因为我们要等最佳的“放开”时机啊,新冠原始毒株的致死率达到2.2%,“贝塔”变异毒株死亡率超过57%。
在这些致死率高的毒株肆虐下放开,和在奥密克戎毒株下放开,情况能一样吗?
英国的全体免疫计划可行,但在新冠疫苗还没研发出来的时候,特效药还没出现的时候施行,那该得到提倡吗?
英国真的觉得自己做对了的话,当初也不会躺平又管控,管控又躺平,反反复复多次了。
三、阵痛是必然的,永远不可能“准备好”
当然我知道很多人还是会意难平,觉得当初“放开”太快了,感冒药不够,核酸试剂盒不够,啥啥都不够就决定放开了。
其实没有所谓的“准备好”,因为感冒药这些东西始终都是够用的。
拿最常用的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与布洛芬来说,前者我国是主要出口国,某原药业一家一年的产量就差不多是亿颗,库存够全国14亿人每人吃几百颗了。
而全球生产布洛芬原料药的第一大、第二大都是中国企业,两家公司每年能生产亿颗布洛芬。
所以药肯定是够用的,就算全国14亿人同时吃药,国产感冒药的年产量供应都是绰绰有余。
那为什么会造成买不到感冒药的尴尬呢?
罪魁祸首就是囤药党的存在,每家药店的库存是有数量的,个别盲目的人直接几百盒上千盒的买药,掏空了当地药店的库存,自然让其他人难以买到药。
调货、运输都是需要时间的,在那个空档期买不到药的人自然在网上发泄悲观情绪,造成一种恐慌情绪。
这其中还有很多商家、个人恶意囤药,赚取差价,所以反应慢的人不好买药。
实际上这种情况是难以避免的,盲目的囤药党,恶意的倒卖中介始终都会存在,国家就算早准备两三倍的感冒药,这些药还是会被个别人囤起来。
再说核酸试剂盒这种东西,其实90%感染新冠的人都用不到。
这种鸡肋产品根本没必要去提前“准备好”。
那还要准备什么东西呢,增加医疗救助器材吗?
我大舅的岳父在这波新冠疫情中去世了,他家颇有些财力,他岳父确诊后就被紧急送进ICU病房救治。
一天大几万的支出,什么辉瑞特效药,新冠特效药都用上,硬挺了大半个月还是去世了。
所以问题来了,倘若真有老人感染奥密克戎引发了其他病症,几十万砸进去该救不过来还是无法救过来。
国家要投入多少进去救助这些老人才算是“准备好”呢?
阵痛是必然的,哪个国家在新冠的笼罩下没有阵痛?
所以不是“放开”决策错了,而是新冠本身就是一场无法避免的灾难啊。
结语:
目前新冠第一波疫情已经基本结束,但大家也不要太乐观,这场战役还没有结束。
公共卫生与流行病学专家曾光表示:目前中国新冠感染量达到80%,11亿多人体内产生了抗体,这种抗体差不多会保持半年左右。
到时随着民众体内的抗体水平下降,新的变异毒株从境外传入国内,大概率会形成新的感染潮。
但也不用太悲观,加强针真正施行,新一代疫苗研发的脚步一直在前进,相关医疗设备、药物、医疗资源等建设也会越来越充沛。
我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
相信国家,保持理智,坚信最终的胜利终归属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