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了换季的时候,感冒的人就特别多。如果症状不严重,只是有点咳嗽、鼻塞、喉咙痛的话,很多人会自行去药店买药来吃。
这种做法固然方便,却存在一定的风险。前段时间,有人就因为盲目吃感冒药,医院抢救。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用药无小事,对于一些用药常识,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并牢记。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讲讲去药店买药时需要注意的那些关键事项。
01
科学用药,这些要知道
1、“慎用”、“忌用”和“禁用”有何区别?
这三个近义词兄弟,区别在于警告程度不同。
「慎用」是初级警告,指的是吃药前再仔细想想。这主要是用来警示喜欢自我诊断,自我用药的人。
比如孕妇,要慎重考虑你肚子里的小孩;比如小孩或老人,要慎重考虑是否能承受剂量,代谢会不会有问题;比如肝肾本身就有点问题的人,要慎重考虑,吃了药会不会加重肝肾负担。
但如果是医生亲自把这个药开给你,并确认你吃它没问题,就不用过于纠结和担心。
「忌用」和「禁用」都是比较严厉的警告,而「禁用」又更严厉一些。
如果在阅读说明书时,你发现自己属于忌用或禁用人群,那意味着,在你身上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比较大,一定要和医生再次沟通确认。
尤其要注意禁用警告,因为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后果会很严重。
2、“不良反应”越少,药品的副作用更小?
很多人买药时,会特意选择不良反应少的药品,觉得这样的药更安全。但事实恰恰相反,药品说明书中记录的不良反应信息越多,说明人们对此类药品的认识越透彻,临床上获得的使用数据更多。
对药品的认知越多,医生才能更好判断服药后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提前做好预防,保护你尽量少受伤害。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那些不良反应少,甚至注明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的药,大家反而要小心,服药后可能会出现之前从未遇到过的问题。
除了看数量,大家在看「不良反应」这栏时,还可以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