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儿童感冒发病率高
家长防不胜防
既担心孩子出现并发症
又担心影响学习考试
那么怎样才能做好有效的防护
减少孩子的感冒呢
医院儿科姜永红主任医师
向大家介绍
感冒有哪些特点与类型首先,感冒是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咽痛、咳嗽、全身酸痛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外感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以及气候骤变的时候容易发生。
冬季日照时间短,昼夜温差大,而且冬季各种细菌、病毒活跃,婴幼儿护理不当就容易受凉,出现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往往以病毒感染居多,有一定的传染性,所以幼儿园和学校等孩子聚集的地方,容易传播。
中医把感冒主要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风寒感冒主要表现是怕冷、无汗,鼻流清涕、喷嚏、咳嗽,咽部没有红肿疼痛,舌淡红,苔薄白。风热感冒常常有发热出汗,鼻流浊涕,咳嗽痰黄,咽部红肿疼痛,口渴,舌红,苔薄黄。还有一类感冒叫时行感冒,就是我们常说的流感,起病急骤,高热、无汗,头痛,肌肉酸痛,或有呕吐腹泻,舌红苔黄,具有传染性。
儿童感冒早期中医治疗孩子得了感冒,如何治疗是很多家长们都关心的问题。医院造成交叉感染,如果感冒早期,症状不严重,可以先在家里尝试自行治疗。
1食疗风寒感冒可以用苏叶、葱白、生姜煮水,也有一些妈妈会用大蒜煮水;风热感冒可用菊花、金银花、薄荷、芦根、蒲公英等煮水。有咳嗽的可以用冰糖贝母炖梨。假如孩子服药有困难,可以用煎药的水泡脚。2推拿除了食疗,小儿推拿也有不错的效果。
开天门
用两手拇指指腹交替从两眉中点向上推至前发际,30至50次,具有调阴阳,祛风解表、开窍醒神的作用。
推坎宫
坎宫位于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直线。用两拇指桡侧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30至50次,具有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的作用。
揉太阳
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眦连线点向后一寸。两拇指或中指指腹置于太阳穴揉30至50次,具有疏风热,止头痛的作用。
揉耳后高骨
两拇指或中指指腹置于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30至50次,具有疏风清热,止头痛的作用。
清天河水
前臂正中,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连线成一直线,由腕横纹至肘横纹单向推次,可以起到清热解表的作用。
3中成药风寒感冒可以用荆防颗粒、午时茶等;风热感冒可以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连花清瘟颗粒、疏风解毒胶囊等;咽痛明显可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
此外,孩子出现发热,一定要多饮水,可以物理降温,额头贴退热帖,温水浴,足浴等。若体温超过38.5℃,则需要口服退热药,一般选择美林或泰诺林糖浆,或者用退热栓。但是有过高热惊厥史的孩子,不要等到38.5℃,退热要积极。吃了退热药还要多喝水,以便于发汗。切忌盖被捂汗,容易导致高热惊厥。
这些都做到了,仍然高热不退,并且精神不好,呼吸急促、咳嗽加重等,医院就诊。
儿童感冒如何防护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我们常说体质差的孩子容易感冒,儿童常见的体质除了平和质,还包括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特禀质等,其中以气虚质的孩子最容易感冒。气虚质的儿童往往是因为母孕期营养不足,或病后失于护理,或饮食不节,缺乏锻炼,平素面白气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肌肉松软不实,精神不振,易出汗,纳差,舌淡,苔薄白,脉弱。平时可以吃山药粥、黄芪、太子参红枣茶等。
中医对感冒的饮食调护包括“避风寒,节饮食,慎起居”。就是说根据气候温度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出门要戴口罩,尽量减少到商场、公园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饮食要有营养而不能过于油腻,避免生冷饮食,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早睡早起,多晒太阳、注意运动。生病后要在家休息饮水,暂时不要去幼儿园或者学校等。
此外,每年的流感要早期预防,注射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一般流感疫苗注射2至4周后才能产生抗体,所以不能等到了流感季再去注射。
动图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