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受寒咳嗽的第二阶段有什么症状应该怎么

308仪器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203672.html
6.妈妈如何观察孩子受寒咳嗽的第二阶段(外寒里热阶段)感冒的第一阶段是外寒入侵的阶段,寒气待在孩子体内的时间不定,有时非常短,有时会持续一两天。如果这个时期没控制住它,寒邪就开始向身体里面长驱直入,在里面遇到了身体的防御部队,开始交战,于是状态马上就变了。此时体表仍有外寒,但体内开始出现热象,这就是外寒里热的阶段。外寒里热的症状有哪些(1)看鼻涕受寒后感冒的第一个阶段流的是清鼻涕,转入第二个阶段(外寒里热的阶段)之后,鼻涕会逐渐向黄涕、黏稠发展。在这个阶段,“正邪”之间不断进行拉锯战,因此鼻涕的颜色会一日三变。很多家长发现,孩子早晨起来时,鼻涕是黄色的,可到白天就变清了。这是因为晚上正气不足,外邪向身体里面进入了,与身体交战化热了,所以鼻涕呈黄色;白天正气足,又把外邪驱逐到体表,此时仍然是寒邪,因此又变成了清鼻涕。不少父母问我,说孩子的鼻涕早晨呈黄色,到了中午变成白色的了,问孩子到底患的是风寒咳嗽还是风热咳嗽?其实,寒热只是不同阶段的表现而已,如果死教条,认为咳嗽和感冒一样,也有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那就说不清楚到底是风寒引起的咳嗽,还是风热引起的咳嗽。(2)看痰这个阶段,痰的颜色会开始变黄,虽然有时候也是清黄交替,但大多数是黄色的。孩子的痰吐出来后,你会发现在一堆清得像鸡蛋清一样的痰中央,有一块黄色的混杂在一起。如果进入“表里俱热”的阶段,那么就会变成浓浓的一块黄绿色的痰了。此时孩子咳嗽,你会听到他(她)喉咙或者气管里有痰的声音。(3)看舌脉有时候,孩子咳嗽却没有痰,我们无法判断他的痰是黄色还是白色的。一般医生为了观察痰的颜色要等很久,但是也未必能看到,这时候就要根据孩子的舌质来判断。这个阶段,舌质的边尖是红色的,经常感觉口渴,想喝水,体温是热的。此时,给孩子把脉,手轻轻一搭,可以明显感觉到脉搏的跳动得比平时快,中医叫“脉浮数”(脉象又表浅又快)。这时,孩子身体的热增加,一般是1分钟体温会上升1℃。其他表现(1)发烧孩子发烧是外寒里热的一个重要表现。在有外寒的同时发烧,说明里热比较严重了。这是向身体内部侵犯的邪气与身体的防御部队开始“交火”的结果,“战斗”比较激烈,所以会出现热证。有些孩子发烧的同时,仍然感觉身体怕冷,这是寒邪仍然有一部分留在体表的缘故。古人说,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2)鼻子里有点儿冒火的感觉虽然体表还寒,有怕冷的表现,但如果我们把手背放到孩子鼻子前面,会觉得很热,中医形容这是“热气喷手”。(3)嗓子有点儿不对劲了嗓子有点儿发痒,这是嗓子红肿、疼痛的前兆,说明热毒开始聚集于此了,严重一些的,就是咽喉肿痛。(4)感觉眼睛热热的尤其是闭上眼睛的时候,觉得非常干热、难受。(5)咳嗽的声音比较深因为邪气进入了孩子体内,所以咳嗽的位置往往是咽喉部以下。父母听孩子咳嗽的声音,会发现发声的部位较深,气管里面也有声音发出。以上这些症状都说明邪气要入里化热了。这个时候有可能体表还有寒,身体的情况是寒热并存,我们可以称之为“外寒里热”,也叫“寒包火”,这是整个感冒过程中占时间最长的阶段。此时,症状会特别怪,鼻涕和痰的情况会不一致:鼻涕可能是清的,痰是黄的,或者,鼻涕和痰是黄白相间的。家长要及时观察孩子的情况,给医生提供最新的病史,方便医生诊断。7.孩子受寒咳嗽的第二阶段怎么办孩子受寒咳嗽的第二阶段,一方面,我们要用温热的药清除体表之寒;另一方面,稍微加一点儿化痰的药,清除引起咳嗽的外邪就行了。很多孩子反复咳嗽,迁延不愈,我一看孩子吃过的药方子,里面的药全都是用来宣肺止咳的,没有配一点儿清除外邪的药物,这就是对咳嗽的本质认识不够。打个比方,咳嗽本身并不是病,它只是外邪入侵引起的一种症状,好比地上生长的草,而外邪入侵才是草的根。如果没有清除草根,全部的药物都用来清除地面以上的草,可以想见,杂草是去而复生,无法清除干净的。家长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孩子这个时候的热咳,完全是因为寒邪入里化热造成的,必须清热才行。这就需要在选择药物的时候,既要清热,也要散寒。清热的药物,像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鱼腥草等,都是清透外邪的主要“部队”,它们负责攻坚战,同时,再配合一点儿清肺热的药物,像桑叶、浙贝母、枇杷叶等。那散外寒要配什么药呢?中医一般会配往外走的,比如麻黄、紫苏叶、防风等。这样,大家在看到各种中成药的说明书时,就知道在外寒里热这个阶段该选什么药了。8.如果家长懂一点儿医学知识,孩子生病时就不会盲目求医我经常听一些家长说,生病后到药店看着那么多的中成药无所适从,不得不询问店员,可店员也不一定了解中医知识,因此他们买药时心里没底,非常茫然。其实,如果家长懂得一点儿医学知识,孩子生病时就不会有乱求医的困惑,面临选择对症药物的时候,就会清楚多了。比如,我们见到药店里面卖的急支糖浆,它是由麻黄、鱼腥草、金荞麦、四季青、前胡、枳壳、甘草组成的。其中,麻黄是热药,是散外寒的;前胡是宣肺的;鱼腥草、金荞麦、四季青都是清里热的,都是解毒的药物,宣肺解毒的效果非常好。清楚了这个方子的基本成分,我们的心里就有底,明白该买还是不该买了。要提醒一下家长的是,通常急支糖浆非常浓,需要兑入热水,稀释以后服用效果才更好。孩子咳嗽分不清寒热?这个方寒热皆可作者/许尤佳对于孩子的咳嗽,一旦用错了药,就会起到反作用,而且小孩子脏器清灵,对药物反应较成人灵敏,所以在治疗时方药力求精简,苦寒大热之品都应当慎用。明代儿科医家万全说:“小儿用药,贵用平和,偏寒偏热之剂不可多服。”今天给大家介绍的二前汤只两味药,药少力专,疗效确切,非常适合小儿用。二前汤:专治咳嗽,不分寒热二前汤由白前和前胡两味中药组成,温润平和,不寒不热,功擅降气化痰,宣肺止咳。二前汤功用:降气化痰,宣肺止咳组成:白前8克、前胡8克煎服法:二药混合,加水毫升,浸泡半小时。将浸泡的药材及水倒入锅内(陶瓷、砂锅、不锈钢均可,禁用铁锅、铜锅)。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煮至剩两小碗时(约毫升),将药液倒出。每日两次,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连续喝三天。宜忌:咳嗽者均可使用。蚕豆病可以用。白前:味辛、苦,性微温,归肺经。有降气化痰的功效,气降痰自消、咳嗽自止,故《本草经疏》中讲:“白前,肺家之要药。”无论属寒属热,外感内伤均可用。除此之外还能起到行气消积,健脾和胃的作用,对积食引起的咳嗽有不错的效果。白前这味药,我们说它一味功同止嗽散。止嗽散是临床上治疗咳嗽的一首常用方,出自清代名医程钟龄的《医学心悟》,原方由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陈皮七味药组成,书中云其:“治诸般咳嗽。”白前是止嗽散中的灵魂药物。前胡:味苦、辛,性微寒,归肺经。有降气化痰,宣散风热的功效。《本草汇言》认为:“前胡,散风寒,净表邪,温肺气,消痰嗽之药也。”既能宣肺散风清热,治疗风热感冒、咳嗽痰多等症,又能降气化痰,治肺热咳嗽、痰黄稠粘等。这两味药,应该说白前走里,清肺降气,祛痰止咳;前胡走表,宣散风热,宣肺止嗽。肺主气司呼吸,肺气在一呼一吸之间,宣发肃降有常。白前重在降气,前胡偏于宣肺,二药同用,一宣一降,肺之清肃功能恢复正常,故痰可去、嗽可宁。前胡对新感咳嗽疗效极好,白前更益于久咳不愈者,二药相互为用,不论最近咳嗽的孩子还是久咳不愈的孩子,都会起到一定的效果。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适当加减按照孩子的咳嗽程度不同,或者还有其他病症的情况,就要适当加减,具体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做。1、风寒咳嗽初起,及时干预,加生姜5克2、容易咳出痰,且痰多,加陈皮2克、茯苓8克(注:寒痰)3、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加川贝5克,雪梨1个(注:干燥)4、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加桔梗5克,生甘草3克(注:咽喉红肿化热)

家长高频问题答疑:

孩子咳嗽、有痰,能吃肉吗?

孩子一咳嗽,家长就在吃的方面很担心,赶紧给孩子忌口。那是不是孩子一生病,就一丁点荤腥都不能沾呢?我不是很同意。我们常常会讲“肉生痰”,真正的意思是胡吃海塞后,脾胃运化无力导致的痰饮犯上,并非肉本身能化生痰液。所以,如果孩子生病,比如发烧、咳嗽、精神不好,脾胃处于疲弱状态,吃肉确实会加重脾胃负担,这种时候就不要吃了。如果孩子咳得不严重,吃一点肉脾胃也能消化,就可以在粥里加点肉碎,没有什么特殊禁忌,只是注意不要过量吃。话又说回来,有多少家长能对孩子的脾胃消化如此明察秋毫?孩子生病该不该吃肉,如果家长不好判断,可以都先不吃,等病好了再吃。不过,下面这道肉汤,却是有益于孩子病将好未好时的咳痰:

柚子鸡汤

材料:柚子肉1/4个,洗净鸡块g,生姜1片,盐适量。

做法:材料下锅,加约4碗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1.5小时,再中火煲15分钟,加适量盐调味即可。每次饮小半碗,1周1次。

功效:温中益气,下气消痰。适用于咳嗽后期痰多难消的症状。

适用年龄:3岁以上对证、少量多次分服。蚕豆病可服。

三、风热咳嗽是热咳,千万别再用热药作者/懒兔子风热咳嗽指的是风热引起的咳嗽,或者寒邪入里郁热后引起的咳嗽。咳嗽频剧、痰多痰黄、痰黏、咽喉痛、怕风、发烧、头痛身体痛、流黄色的鼻涕、口渴、舌苔薄黄。痰多有黄痰

热邪灼炼津液变为痰,所以痰为黄色。只要是热引起的咳嗽,痰都多为黄色,而且黏腻。咽喉肿痛

肺通咽喉,风热犯肺时,咽喉作为门户,会出现肿痛的现象。西医里的炎症,在中医里都会表现为红肿热痛。怕风

当我们受寒的时候,身体会自然关闭毛孔,不让风寒之邪再进来。但是当我们感受风热之邪时,身体也会很自然地打开毛孔,想把体内的热散出去。毛孔既打开了,风就很容易从毛孔钻进来,而此时正气正在和邪气作战,正气虚弱,因此身体对风很敏感。发烧

热邪性热,本身就会让体温升高,另外正邪相争,气血全部涌到体表,也会导致温度升高,因此发热。头痛和身体痛

血热导致血管膨胀,产生胀痛感。流黄脓鼻涕

是身体排热邪的表现。口渴

身体温度升高后,消耗了津液。津液不能上行以润口唇,因此感到口渴,想喝水。若是热邪,一般想喝凉水。舌苔薄黄,或者黄厚

一般来说,应该是薄黄。若是黄厚,则代表胃肠道有积滞,清热的同时还要除积食,以通利中焦。若是舌苔黄厚腻,则代表有湿,不但要散热,还要除湿。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我们来看下热咳的推荐用药。所有的药品在使用前请仔细辨证,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具体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详见药品说明书。麻杏止咳糖浆药品名称:麻杏止咳糖浆组方:麻黄、苦杏仁、石膏、炙甘草。功效:止咳,祛痰,平喘。用于支气管炎咳嗽及喘息。麻杏止咳糖浆和治疗寒咳的三拗片只有一味药不同,就是把生姜换成了石膏。换了一种药,功效马上就不一样。麻黄有解表散邪、宣肺平喘的功效。《本草正义》对麻黄的功效解释得特别好,说“麻黄清轻上浮,专疏肺郁,宣泄气机,是为治外感第一要药。虽曰解表,实为开肺,虽曰散寒,实为泄邪。风寒固得之而外散,即温热亦无不赖之以宣通”。自古以来很多医家对麻黄的认识都是解表散寒,发汗用药,其实麻黄的功能就是宣肺,把毛孔打开给邪气以出路。寒邪能走,热邪也能走,至于出不出汗、出多少汗,那是个人身体的反应,并不绝对。因此在治疗肺系病证时,常会用到麻黄。杏仁是降肺气,平咳喘的,常和麻黄相配伍,一个宣散,一个肃降,肺的功能就恢复了。石膏清肺胃实热,虚热的时候不能用。怎么判断虚实?一般来说外感邪气导致的发热,多为实证,常用到石膏,它不但能散热,还可生津除烦。炙甘草有补中益气的作用,还可缓和石膏的寒性,以免寒凉伤胃。此方药虽少,但是用药思路清晰、疗效准确,是治疗肺热咳嗽的首选用药。小儿咳喘灵颗粒药品名称:小儿咳喘灵颗粒组方:麻黄、石膏、苦杏仁、瓜蒌、板蓝根、金银花、甘草。功效:宣肺、清热,止咳、祛痰。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这个药看组方很面熟,是麻杏止咳糖浆的加味方,多了板蓝根、金银花和瓜蒌。板蓝根、金银花都是清热解毒的药,既可疏风散热,又可清咽利喉。瓜蒌甘寒清润,善于清肺热、润肺燥、化热痰,是常用的清热化痰类药物。有了这三味药,就加强了疏散内热和清热化痰的功效。药品名上虽有“小儿”字样,但并不妨碍大人使用此药。中药不分男女老少,使用时,若是小儿用药,大人可以酌情增量。清宣止咳颗粒药品名称:清宣止咳颗粒组方:桑叶、薄荷、苦杏仁、桔梗、白芍、紫菀、枳壳、陈皮、甘草。功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小儿外感风热咳嗽。桑叶、薄荷清轻宣散,长于疏散风热、宣肺清热;杏仁、桔梗化痰止咳平喘;陈皮、枳壳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紫菀温润不燥、辛开肺郁,化痰止咳;白芍酸甘而凉,益阴敛营。因此此方不但可以用于热咳,也可以用于风热感冒初起。成人同样可以使用,酌情加量即可。(作者/懒兔子)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孩子刚刚开始咳嗽时应如何调治?大家记住了,孩子外寒初犯的时候千万不要用川贝,这是很多家长易犯的错误。治疗孩子的咳嗽,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引起他咳嗽的原因,不能针对咳嗽本身去止咳。孩子痰热咳嗽可以用到的:鲜竹沥-END-

往期推荐

朱锦善:小儿湿疹的临床分型与辨治

治疗孩子的咳嗽,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引起他咳嗽的原因,不能针对咳嗽本身去止咳。

午雪峤:脾阴虚怎么办?不能一“胃”到底哦~

国医大师朱良春辨治疑难杂症:小儿多动症

不消除孩子积食,可能引发高烧等后患

如何让孩子不积食,孩子自己是不知道节制的,它更不懂的自己脾胃受不了。如果家长不懂得帮孩子控制,孩子很容易就会有积食进而伤脾。

当结交有益的朋友第9集《小儿语》节要

宋祚民:小儿发热怎么办?精准辨证最重要!

眼袋乌青,脸色发青白舌色淡白手脚冰凉,很怕冷,常小肚子凉、腹痛,大便烂,有这些脾阳不足的孩子怎么食疗

宋祚民老中医:小儿常见脉象说

周天心老中医:小儿用药及养护的8大注意事项

什么是脾虚、积食、脾胃不和?给孩子调脾胃时一定要分清

越来越多的小朋友有脾胃阴虚症,看脾阴虚和胃阴虚用药—徐景藩

小儿脾胃病,有这些常用中成药

现代食品成分的改变,对人的体质的影响巨大,尤其会使儿童出现脾阴虚的疾病症状,那么,脾阴虚的孩子应该如何调理?

孙瑾臣:治疗儿科疾病的“外用药”经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luodanbm.com/zlgm/8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