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小儿不同给药方式的药学指导

白癜风的治疗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市场上小儿适用的剂型及规格有限,加之给小儿喂药十分困难,家长心情急躁,孩子内心恐惧,服药时可能存在一定误区。

口服给药

口服给药方法是最常见的给药方式,只要条件许可,尽量采用口服给药。对儿童应鼓励,教会其自己服药,对婴幼儿喂服药物时,应抱起小儿或抬高头部以免引起呛咳,尽量采取诱导性服药,避免“武力”喂药,捏鼻子灌药不可取!一旦发生呛咳,应停止喂药,抱起宝宝轻拍后背,以免药液呛入气管,发生意外。

1.分散片和颗粒剂,如头孢克肟分散片,儿童回春颗粒分散片放在温水中可迅速溶解,形成混悬液,适合婴幼儿服用。颗粒剂可直接吞服,也可冲入水中饮用,小儿尽量冲水服用。

2.普通片,糖包衣片,咀嚼片,如阿奇霉素片,孟鲁司特纳咀嚼片等普通片、糖包衣片、咀嚼片可酌情剪碎,研磨、溶解后吞服或饮用,但可能存在药味不佳,剂量不准确的特点。服用肠溶包衣片(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时,则不能将药品掰开,嚼碎或者研成粉末,以免破坏肠溶性外衣,导致药物过早释放,造成胃黏膜刺激,也可能使药物灭活无效,甚至产生或加重药物不良反应。

3.混悬剂(混悬液和干混悬剂)布洛芬混悬液,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混悬液在每次使用前,应充分摇匀,以免药物分布不均而影响疗效。干混悬剂使用时需要用水冲泡,袋装的干混悬剂随用随冲即可。

4.泡腾片,泡腾颗粒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泡腾片,泡腾颗粒含有泡腾崩解剂,遇水产生气体(二氧化碳),使药物快速溶解。使用时应将药物投入温水中,待气泡消失(即药物全部溶解后)口服。严禁直接口服或含服,以免口服后药物在口腔及胃肠道产生大量气体刺激粘膜,甚至出现意外。

5.缓控释制剂,此类药物儿科应用有限缓控释制剂一般需要整片吞服,有特殊说明可以掰开的药物,一定要沿着药片的刻痕掰开;否则会破坏剂型,失去缓释、控释意义,也有可能因为药物的突然大量释放,增加药物毒副作用,引发药物不良反应。

直肠给药

直肠给药可消除儿童怕服药怕打针的恐惧心理,也避免了口服给药可能引起的反射性呕吐,但直肠给药存在物理刺激,患儿可能反射性地将药物排出,家属需适当捏住小儿臀部,防止药物流出。

皮肤给药

软膏剂使用前应清洁擦干皮肤后,均匀涂抹,涂抹后尽量暴露涂抹部位,无法暴露的,可用油纸覆盖,防止衣服蹭掉药物。

丁桂儿脐贴和一些中药穴位贴膏剂,清洁擦干皮肤后,于穴位处贴橡皮膏,小儿需注意对药物或贴膏胶布过敏的情况,一旦贴药处出现瘙痒,水疱甚至大疱,应立刻揭去药物。应注意严格按照贴敷时间用药,切勿私自延长贴敷时间,以免增加皮肤过敏情况发生。

小儿应用高锰酸钾溶液外用时,应注意药物溶液浓度,一般应用1:高锰酸钾溶液(0.1g药物加入ml温水)。实际操作应为,取少量高锰酸钾溶于适量温水中,药物溶液为浅粉色或淡粉色即可。

??????

家长在选购药品时,要根据孩子年龄,疾病等选择适合的剂型,药物品种和药物口味,给药次数不宜过多。把液体药剂或药粉加入牛奶中,或者用奶瓶、喂药器辅助喂药,也可以用糖和果汁改善药物口感,以免增加孩子的恐惧感。

来源:中国合理用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luodanbm.com/zlgm/87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