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灾过后如何防疫

北京湿疹最好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814675.html
抗洪救灾仍在持续进行,而大灾之后常伴有大疫,如何采取相关措施提前阻断可能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至关重要。一、洪灾如何加速相关传染病传播?(1)洪水来临之后,地下阴暗处的动物就会开始向高处转移,尤其像蟑螂、老鼠等生物身上带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所以极有可能造成病菌细菌的传播。(2)洪水会打乱一切水质的边界和分类,自来水、地下水、生活污水、河流水等所有的水和垃圾都掺杂在一起,不再有管道区分,而没有经过过滤杀毒的水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人体长时间接触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感染。(3)长期的潮湿环境也是很多细菌和病毒滋生和繁殖的天堂,因此在洪水退去之后,如果人们不注意杀菌的话,便很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蚀。(4)洪水也会引发动物的死亡,尸体长期浸泡在水中,也进一步成为细菌和病毒的繁衍场所,成为病媒隐患。二、洪灾引发常见的疾病有哪些?(1)伤寒、肝炎、霍乱、痢疾、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2)疟疾、乙型脑炎等因蚊虫叮咬而传播的疾病;夏季,作为内地城市,更应该注意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又称乙脑,经蚊子叮咬传播,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急起高热、惊厥、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等为特征。(3)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4)食用霉变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5)与患有疾病的家畜如牛、羊、猪的接触机会增多,可能传播给人。(6)皮肤病,如浸渍性皮炎("烂脚丫"、"烂裤裆")、虫咬性皮炎、尾蚴性皮炎等。三、洪涝过后,如何科学防疫?一般来说,洪水过后,水污染会加重,肠道传染病会增多,因此保证用水卫生非常重要。病毒存在潜伏期,因此近半个月内都要加强卫生预防工作。(1)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装水的缸、桶、锅、盆等必须干净,并经常倒空清洗;对临时的饮用井水、河水、湖水、塘水,一定要进行消毒。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污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剩饭剩菜,不吃生冷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和水产品;食物生熟要分开;碗筷要清洁消毒后使用。(2)注意环境卫生。生活区里的盆碗缸罐,如果有积水,蚊蝇很快会在里边产卵,幼虫就会滋生。登革热、乙脑等都是蚊媒传染病。因此不仅要避免被蚊子叮咬,还要捣毁它们的老巢,尽快改变雨后容易滋生蚊蝇的环境。消除住所外的污泥,垫上砂石或新土;清除井水污泥并投以漂白粉消毒;家具清洗一遍再搬入居室;(3)加强家畜的管理。猪要圈养,搞好猪舍的卫生,不让其尿液直接流入水中,猪粪等要发酵后再施用;管好猫、狗等家禽动物;家畜家禽圈棚要经常洒灭蚊药,栏内的禽畜粪便也要及时清理入集中粪池。(4)做好蚊蝇鼠螨的灭杀工作。粪缸、粪坑中加药杀蛆;室内用苍蝇拍灭蝇,食物用防蝇罩遮盖;死亡的家禽、家畜要深埋,如有家禽、家畜被淹死亡,要对尸体进行焚烧或深埋处理。深埋时要在动物尸体底下和表层各撒一层漂白粉或石灰粉进行消毒。发现老鼠异常增多等现象时,要及时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5)被洪水淹过的房屋内外要开展消毒杀菌工作,可用84消毒液按1:60比例配水后用喷雾器进行喷洒。(6)注意手部清洁,不用手揉眼睛;毛巾、脸盆、手帕等应单独使用,如果不得不与病人共用脸盆,应让健康人先用,病人后用,用完后将脸盆洗净。(7)接触病人时应带口罩,口罩每天换洗和消毒;如皮肤、粘膜被患者的血、尿或口腔分泌物污染,应立刻用消毒酒精擦拭消毒;被病人血、排泄物污染的环境和物品也应及时消毒。(8)穿凉鞋蹚水后要及时清洗,雨水中的不明病原体也可能致敏,导致皮疹、湿疹、感染等,还有畏寒、发热、乏力、头痛、食欲下降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少数抵抗力差的人会发展成败血症。尽量减少接触水和在水中浸泡,或下水后及时进行冲洗清洁擦拭干净。如果皮肤已受损,要把受伤的地方清洗干净,尽量保持干燥,及时应用皮肤外用药,防止病原体通过皮肤粘膜侵入人体(9)为预防乙型脑炎等传染疾病,尽快注射相关的疫苗。(10)保持乐观心态。人在洪涝灾害中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绝望等不良情绪,严重的会引起心理疾病。任何灾难最终都会过去,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积极应对,重建家园。

消毒制剂的使用

消毒液通常都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的消毒液都是有所不同的。如果是普通软组织损伤的伤口或者手术之后的伤口,通常都是应用75%的酒精或者碘伏来消毒就可以。如果是新鲜受伤的伤口,结合应用双氧水以及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2-3次之后,再用碘伏或者75%的酒精来消毒。

蒸汽消毒,蒸汽的高温能够杀死病毒,病毒不能耐受高温,通常在60度以上就会死亡,用蒸汽消毒的方法比较环保。

喷洒化学消毒液,比如新洁尔消毒液,84消毒液,可以用来喷洒在环境中,能够起到消毒作用,在使用过后也要注意通风。

石灰消毒法,石灰含有碱性能够杀死很多病毒虫害,在动物疫情爆发时,可以在养殖场周围撒石灰,可以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中医干预原因:《黄帝内经·素问》云:“升降不前,气交有变,即成暴郁”“司天未得迁正,使司化之失其常政”,提示自然界反常是导致传染病及其流行重要原因,加之洪涝后食物安全难以保证,供水系统中断、人口流动大,生活环境阴暗潮湿、卫生条件难以保证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暴发。暑湿、湿温、湿毒、戾气将为洪涝后导致疾病的重要原因。1)甘草泻心汤功效:清利湿热,调和脾胃处方:甘草20g、黄芩15g、黄连3g、干姜12g、党参12g、大枣10g、清半夏20g。主治:平素脾胃功能差、伴或不伴口腔溃疡,洪涝后腹部胀满、恶心、呕吐,皮肤湿疹、瘙痒、溃疡性口炎等属于寒热错杂的,舌质淡,苔薄黄,均可选用。2)小柴胡汤功效:和解少阳处方:柴胡30g、清半夏12g、黄芩12g、党参10g、炙甘草10g、生姜10g、大枣10g。主治:少阳证,咽干、口苦、目眩,口苦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脉弦等,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部感染、黄疸、疟疾、霍乱、流感、中耳炎、胆囊炎等只要符合少阳证诊断,均可灵活加减选用。3)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加减功效;解表清里,解毒止痢处方:葛根40g黄芩15g黄连9g甘草6g白头翁20g黄柏20g秦皮12g主治:腹泻为灾后常见多发病,本方为灾后肠道感染所设,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大便伴粘液或脓血,粪便常规白细胞、红细胞升高,舌苔黄,脉弦数。细菌性肠炎、细菌性痢疾可辨证选用。4)藿香正气散功效:健脾、除湿止泻处方:藿香10g、厚朴10g、姜半夏10g、苍术15g、茯苓20g、草豆蔻10g、白芷10g。主治:泄泻清稀,甚至为水样便,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或伴有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等,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化验粪便常规正常。特别提醒:感觉身体不适时,如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皮疹等症状,要尽快就医。发热、呕吐、腹泻和皮疹可能是传染病的早期信号,洪涝灾害期间,一旦出现这些症状,要尽快就医。文图:王团结中医专业知识提供:成举森审校:李树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luodanbm.com/tngm/99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