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丨愿你每一份付出,都不会被辜负长城

“芒种芒种,连收带种”。《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6月5日18时52分将迎来“芒种”节气,这标志着一年仲夏的开始。此时节,北方麦黄,江南秧绿。

每年公历6月5日、6日或7日为“芒种”节气的开始,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是指有芒的农作物,如小麦、水稻等。“芒种”是反映农业物候的节气,有民谚说“麦至是而始可收,稻过是而不可种”,意思是说,有芒的麦子可以收割登场,有芒的稻子必须抓紧时间插秧。

芒种三候

资料图。来源:新华网。

一候螳螂生。螳螂于深秋产卵,到此时,小螳螂感阴破壳而出。

二候鵙(jú)始鸣。鵙是指伯劳鸟,芒种季,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感阴而鸣,似是在畅想夏天的诗意。

三候反舌无声。反舌鸟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此时节,却因感应到阴气而停止了鸣叫。

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

芒种习俗

●送花神

二月二要“迎花神”,到了“芒种”大部分花都凋零了,古时民间会举行祭祀花神的仪式,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

●安苗

为了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家家户户会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各种形状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平平安安。

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

●煮梅

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在我国南方,历来都有青梅煮酒的节令食俗。据说,夏朝时就已经有芒种煮梅的习俗了。芒种前后也的确是饮梅子酒的时节,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打泥巴仗

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

芒种养生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今天,我们迎来芒种节气。这一时节人体容易困倦懒散,我们应该如何养生呢?

●芒种养生宜“吃苦”

芒种气候以湿热为主要特征,既往有脾胃虚弱病史的中老年人、小孩等,更容易出现食欲不振、便溏腹泻等症状。因此,芒种节气在饮食上提倡清补,即清淡滋补,进食易消化的食物。

●晚睡早起午睡补眠

芒种到夏至,我们要顺应夜短昼长的季节特征,别再教条地坚持早睡早起,加上气候炎热,很多人夜晚很难早入睡,不妨适当做个夜猫子。既然昼长,我们索性就晚睡。

芒种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人体适当接受阳光照射,以顺应大自然阳气充盛的特点,从而利于人体气血运行。但是夏季阳光照射强烈,要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从而顺应旺盛的阳气,利于气血运行、振奋精神。

●芒种过后最要防热伤风

空调制冷、风扇纳凉、喝冷饮……是芒种过后人们防暑降温的通常做法。然而,夏日贪凉过度,往往容易引起伤风感冒,出现鼻塞流涕、咽痛声沙、咳嗽咯痰等风热感冒症状。芒种节气人体容易湿热内阻,若外感风寒,很快从热而化,形成风热感冒证候。

长时间开空调的房间应适时开窗通风,尽量保持空气清洁、流通。同时,市民要远离传染源,避免接触感冒患者,若接触了感冒患者接触过的物品,应及时洗手。

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

芒种诗词

《咏廿四气诗·芒种五月节》

唐元稹

芒种看今日,螳螂应节生。

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

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

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

《时雨》

宋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梅雨五绝》

宋范成大

梅雨暂收斜照明,去年无此一日晴。

忽思城东黄篾舫,卧听打鼓踏车声。

《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让我们在这挥洒汗水的好时节

种下一亩心愿

耕耘一片田地

愿你的每一份付出

都不会被辜负

这是一个收获与希望并存的时节。

(据新华社、人民网、央视网等综合)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luodanbm.com/tngm/135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