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之肺系病症小儿感冒

感冒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外感性疾病之一,临床以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喷嚏为特征。感冒又称伤风。感冒可分为两种,普通感冒为冒受风邪所致,一般病邪轻浅,以肺系症状为主,不造成流行;时行感冒为感受时邪病毒所致,病邪较重,具有流行特征。

本病发病率占儿科疾病首位,除了4-5个月以内小儿较少发病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小儿。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多见,在季节变换、气候骤变时发病率高。小儿患感冒,因其生理病理特点,易于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的兼夹证。

西医学将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后者即相当于中医学时行感冒。

病因病理

小儿感冒的病因有外感因素和正虚因素。主要病因为感受外邪,以风邪为主,常兼杂寒、热、暑、湿、燥等,亦有感受时行疫毒所致。外邪侵犯人体,是否发病,还与正气之强弱有关,当小儿卫外功能减弱时遭遇外邪侵袭,则易于感邪发病。

感冒的病变脏腑在肺,随病情变化,可累及肝脾;外邪经口鼻或皮毛侵犯肺卫。肺司呼吸,外合皮毛,主腠理开合,开窍于鼻。皮毛开合失司,卫阳被遏,故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咽喉为肺之门户,外邪上受,可见鼻塞流涕,咽喉红肿;肺失清肃,则见喷嚏咳嗽。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常兼夹寒、热、暑、湿等病因为患,病理演变上可见兼夹热邪的风热证、兼夹寒邪的风寒证及兼夹暑湿的湿困中焦等证。

肺脏受邪,失于清肃,津液凝聚为痰,壅结咽喉,阻于气道,加剧咳嗽,此即感冒夹痰。小儿脾常不足,感受外邪后往往影响中焦气机,减弱运化功能,致乳食停积不化,阻滞中焦,出现脘腹胀满、不思乳食,或伴呕吐、泄泻,此即感冒夹滞。小儿神气怯弱,感邪之后热扰肝经,易导致心神不宁,生痰动风,出现一时性惊厥,此即感冒夹惊。

?体禀不足,卫外功能不固之小儿,稍有不慎则感受外邪,久之肺脾气虚、营卫不和,或肺阴不足,更易反复感邪,屡作感冒、咳嗽、肺炎等病症,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儿。

临床诊断

1、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等症为主,多兼咳嗽,可伴呕吐、腹泻,或发生高热惊厥。

2、四时均有,多见于冬春,常因气候骤变而发病。

3、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单核细胞增加。

??灵床表现

一、一般类型上感

1、症状:局部症状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咽部不适和咽痛等,多于3~4天内自然痊愈;全身症状发热、烦躁不安、头痛、全身不适、乏力等。部分患儿有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腹痛多为脐周阵发性疼痛,无压痛,可能为肠痉挛所致;如腹痛持续存在,多为并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婴幼儿起病急,全身症状为主,局部症状较轻。多有发热,体温可高达C~C,热程2~3天至1周左右,起病1~2天可因高热引起惊厥。年长儿以局部症状为主,全身症状较轻,可仅轻度发热。

2、体征体检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有时可见下颌和颈淋巴结肿大。肺部听诊一般正常。肠道病毒感染者可见不同形态的皮疹。

二、两种特殊类型上感

1、疱疹性咽峡炎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好发于夏秋季。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体检可发现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个至十数个2~4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他部位。病程为1周左右。

2、咽结合膜热以发热、咽炎、结膜炎为特征。病原体为腺病毒3、7型。好发于春夏季,散发或发生小流行。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眼部刺痛,有时伴消化道症状。体检发现咽部充血、可见白色点块状分泌物,周边无红晕,易于剥离;一侧或双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可伴球结合膜出血;颈及耳后淋巴结增大。病程1~2周

三、并发症

以婴幼儿多见,可引起中耳炎、鼻窦炎、咽后壁脓肿、扁桃体周围脓肿、颈淋巴结炎、喉炎、支气管炎及肺炎等。年长儿若患A组溶血性链球菌咽峡炎可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和风湿热。

?检查

病毒感染者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计数相对增高。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可明确病原,近年来免疫荧光、免疫酶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可做出早期诊断。

细菌感染者白细胞计数可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在使用抗菌药物前行咽拭子培养可发现致病菌。链球菌引起者于感染2~3周后ASO滴度可增高。

辨证要点

感冒辨证可从发病情况、全身及局部症状着手。冬春多风寒、风热及时行感冒,夏秋季节多暑邪感冒,发病呈流行性者为时行感冒。感冒日久或反复感冒则多为正虚感冒。除常证外,辨证时还应结合辨别夹痰、夹滞、夹惊的兼证。

?暑邪感冒型小儿感冒

症状:夏季发病,壮热,汗出热不解,头晕头痛,鼻塞、喷嚏,身重困倦,面色红赤,哭闹不安或烦躁不宁,咽红肿痛,口渴欲饮或口干不欲饮,纳呆,恶心呕吐,泄泻,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指纹紫滞。

时疫感冒型小儿感冒

症状:起病急骤,全身症状重。高热寒战,头晕头痛,鼻塞、喷嚏,咳嗽,面目红赤,哭闹不安或烦躁不宁,咽红肿痛,无汗或汗出热不解,肌肉骨节酸痛,腹胀腹痛,或有呕吐、泄泻,舌质红或红绛,苔黄燥或黄腻,脉洪数,指纹紫滞。

?风邪伤卫型小儿感冒

证候表现:发热憎寒头痛疼,有汗嚏涕脉浮缓,鼻塞声重咳嗽频。故令身体发热憎寒,头疼有汗,嚏涕鼻塞声重,不时咳嗽也。脉浮缓。

病因病机:肺主皮毛感邪风。(注)伤风者,风邪伤卫也,卫主皮毛,内合于肺。

暑邪型小儿感冒

证候表现:高热无汗,头痛,身重困倦,胸闷泛恶,食欲不振,或有呕吐,腹泻,咳嗽,苔薄白或腻,脉数。

病因病机:外感暑邪,卫表不和则高热无汗,暑多挟湿,故身重困倦。暑湿中阻则见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苔腻为湿重之象。

?虚证型小儿感冒

证候表现:发热不高,反复发作,自汗,面白,恶风怕冷,鼻塞流清涕,肢软乏力,胃纳不香,或有咳嗽,舌淡嫩,苔薄白,脉细弱。

病因病机:本证病程较长,体质虚弱,常在3个月内每月感冒2次以上。营虚卫弱,腠理不固,故自汗,恶风。邪少虚多,故发热不高,舌淡嫩,感冒反复发作。

感冒挟惊型小儿感冒

证候表现:感冒高热,兼有惊惕啼叫,睡卧不安,甚则抽风痉厥,目珠上窜,热退抽搐即止。

病因病机:症由高热引起,热灼筋脉,扰动肝经。

?感冒挟滞型小儿感冒

证候表现:感冒过程中,兼有腹胀嗳气,甚则呕吐,腹泻,苔厚浊腻,脉数。

病因病机:证属乳食停积中焦,运化失常。

?感冒挟寒痰型小儿感冒

证候表现:感冒发热,咳嗽,喉间痰多,甚则气急痰鸣。

病因病机:由肺失清肃,酿液成痰或肺热炼液成痰,痰阻肺络所致。

?感冒挟热痰型小儿感冒

证候表现:感冒发热,咳嗽,喉间痰多,甚则气急痰鸣。

病因病机:由肺失清肃,酿液成痰或肺热炼液成痰,痰阻肺络所致。

风热相抟型小儿感冒

证候表现:面赤唇焦口鼻干,憎寒壮热频饮冷,心烦谵妄便多艰。故其现证有面赤唇焦,口鼻干燥,憎寒壮热,口渴饮冷,心神烦燥,谵语狂妄,二便秘涩。

病因病机:平素有热感风寒。(注)小儿脏腑素禀多热,今复为风寒所伤,风热相抟,则火邪愈盛。

里实热盛型小儿感冒

证候表现:不散,有下证。

?风热感冒型小儿感冒

症状:发热,恶风,有汗或少汗,鼻塞,流浊涕,喷嚏,咳嗽,痰稠色白或黄,面色红赤,哭闹不安或烦躁不宁,头痛,口渴,咽红肿痛,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浮紫。

?风寒感冒型小儿感冒

症状: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清涕,喷嚏,咳嗽,痰清稀易咯,面色白,头身痛,口不渴,咽无红肿疼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

?风热型小儿感冒

证候表现:发热较重,恶风,有汗热不解,头痛,鼻塞,或流黄涕,咳嗽声重,痰粘白或稠黄,咽红或痛,口干引饮,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而干,脉浮数。

病因病机:外感风热,邪在卫表,故发热较重,有汗热不退。风热外袭,肺气失宣,故流黄涕,咳嗽痰黄,咽红。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为风热之象。

?脾虚伤风型小儿感冒

证候表现:伤风手足冷。

病因病机:伤风手足冷。

风寒型小儿感冒

证候表现: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喷嚏,咳嗽,口不渴,咽不红,苔薄白,脉浮紧。

病因病机:外感风寒,客于腠理,邪正交争,肌表被束,故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肺气失宣,气道不利,故鼻塞流涕,咳嗽,喷嚏。咽不红,苔薄白,脉浮紧,为外感风寒之象。

?伤风虚热型小儿感冒

证候表现:春月得之名伤风,其证发热而渴,小便短少。

?预防

1、注意体格锻炼,多做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2、注意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尤其气温骤变时。勿长期衣着过暖。

3、冬春感冒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避免感染。

护理

患病期间,多饮开水,给予易消化食物。高热患儿及时物理降温。做好口腔护理。??

?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
北京白癜风可以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luodanbm.com/gmfx/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