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许多二胎家庭来说,养育两个孩子最大的压力,
不是金钱,不是时间,而是俩娃之间的相处。
最近电视剧《加油!妈妈》中的一幕,看哭无数人。
二胎妈妈苏青的大儿子小夫,以为父母离婚都想要弟弟不要他,伤心欲绝,点火自焚。
幸好被苏青和李修平(苏青丈夫)及时发现。
当苏青擎着眼泪蹲下来问小夫为何要这么做时,小夫一番话让人破防:
“没意思了”“我以为你不会放弃我,我以为你也会带我走”“我学习不好,性格不好,已经没救了,你带小文(苏青小儿子)走吧”“是我不要你们了,我谁都不要了……”
小夫这孩子真是既让人心疼又令人惋惜,因为自觉被父母忽略,不惜做“坏事”来引发父母的注意,偷东西、逃课、沉迷游戏、打赏女主播……从妥妥的学霸变成了连自己都讨厌的学渣。
虽然现实生活中像小夫这样做出极端行为的老大并不多,但二胎家庭里,因为有了弟弟妹妹后,老大倍感忽视,内心受伤害的事情并不是少。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作为一个二胎家庭的老大会有什么感受?
大部分回答都是,觉得爸妈突然不爱自己了,更爱弟弟妹妹,很没有安全感,甚至还有人患上了抑郁。
二胎家庭,千万不要忽视这三个隐患。
以为老二最需要照顾
其实老大更需要照顾
苏青生小文时是早产,小文又有哮喘,所以自然会把更多精力花在照顾小文身上。
但是这些“差别对待”却让小夫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
苏青每天都会去接送小文,并且热衷参加家委会的活动,却让保姆接送照看小夫,导致小夫成绩下降、在学校被同学孤立都不知情。
小文在幼儿园哮喘发作,医院,忙前忙后,悉心照顾。小夫感冒发烧,苏青和李修平却双双飞到外地出差,直到小夫高烧引发肺炎晕倒在家,才先后赶回来。
小夫骑自行车带着小文,不小心摔了一跤,苏青一上来就骂小夫没照顾好弟弟,然后立即去查看小文有没有事,却忘了回头问问小夫有没有事,其实小夫脚踝被擦破了一块。
苏青记得小文所有需要忌口的食物,却从来不知道小夫喜欢吃什么,有一次偶然发现小夫喜欢吃蛋糕,就顺手买了一块,但没想到买的却是小夫最讨厌的凤梨味道,气得小夫把蛋糕砸向了垃圾桶。
有人说,没有人天生会做父母,其实也没有哪个小孩天生会做哥哥姐姐。
一个家庭诞生了一个可爱弱小的生命,父母忍不住多一些关爱情有可原,但是不能理所当然的认为家里的老大也能理解父母的偏爱,也一样疼爱弟弟妹妹。
就像一位网友所说:作为老大,是有一个从不平衡到慢慢接受的过程的。
面对弟弟妹妹的到来,老大还不知道怎么消化排斥和嫉妒的情绪。
所以,二胎家庭中最需要特别照顾的是老大,而不是老二。
我一个闺蜜就深谙这个道理。二胎生了妹妹后,虽然越看越可爱,但凡事还是会先照顾哥哥。
给妹妹买了一个玩具,会同时给哥哥买两个玩具,给妹妹买了小零食,会同时给哥哥买两份零食,家里有水果酸奶等,一定是先让哥哥来分。
刚开始哥哥还会嫌妹妹吵,现在哥哥是个妹控,而且从来不觉得父母有所偏爱。
即使街坊邻居开玩笑说‘’你妈妈生了妹妹,不要你啦”,哥哥也不放在心上,依然是那么阳光自信。
二胎家庭最不该亏待的是老大。
在老二降临的关键那一年,老大的情绪照顾好了,将来才能诸事顺遂,否则童年缺爱的阴影,可能伴随孩子一生。
以为老大的异常行为是不懂事叛逆
实则是缺爱
小夫小的时候,苏青和李修平的事业正处于上升期,就把孩子扔给了保姆,后来有了小文,又把精力用在了小文身上。
强烈的对比让小夫心理落差很大,开始做一些“坏事”来引起父母的注意。
先是偷偷翘掉了辅导班的课。
后来又沉迷玩游戏、学游戏网友抽烟,甚至在学校和同学闹矛盾后,竟然找游戏网友假扮家长。
被苏青撞破后,小夫说了一句:“从小到大只有我在学校出了事,你才会来接我。”
但是苏青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只是觉得小夫到了青春期有些叛逆。
直到小夫越来越自甘堕落,在书店偷书拒绝道歉、一个晚上花几千块打赏女主播、成绩大幅下滑,引火自焚。
亲子教育专家尹建莉曾说:“当孩子越不可爱的时候,越是需要我们关爱的时候。”
因为很多孩子故意做坏事,不是叛逆,也不是不懂事,而是在向父母呼救,想要引起父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