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三阳来了,新冠流感感冒分不清

从6月至今,时间不到三个月,“三阳”浪潮又来了。有人说,症状一次比一次严重,也有伙伴觉得此阳症状极轻,分不清是阳了还是流感、感冒?得新冠后初期阶段,的确其症状表现跟普通感冒、流感非常相似,所以很多人将这三种疾病混淆,其实三者之间还是很容易区别,接下来教你快速辨别新冠、流感、感冒。

一、新冠、流感、感冒别再傻傻分不清

(1)新冠

感染新冠病毒后,一些常见的症状表现包括:发热、鼻塞、咽痛、干咳、疲劳、肌肉、关节疼痛、呼吸困难,部分患者会嗅味觉减退或丧失,全身乏力,甚至有些患者可能会感觉呼吸急促或气短,尤其在活动或运动时。

不过,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只有轻微的症状,而也有些人则可能出现重症状或并发症。

?病原体:以新型冠状病毒为主

?潜伏期:潜伏期为1-14天,一般在3-7天出现症状。

?病程:7-14天

?发热程度:发热高于38℃

?传染性:传播性极强,引发爆发流行、甚至大流行

?流行状况:没有季节性

?并发症:心脏病和肺病风险增加,如:白肺、心肌炎等

(2)流感

得流感急性起病,前驱期有乏力症状,很快出现高热、咳嗽、畏寒、寒战、头痛、全身肌肉或关节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少数患者咳嗽可能持续数周,儿童发热程度通常高于成人。新生儿可表现为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

?病原体:流感病毒?潜伏期:3-6天?病程:4-7天?发热程度:39℃-40℃?传染性:极强,引发爆发流行、甚至大流行?流行状况:明显季节性,以秋冬为主?并发症:易病发症、脑膜炎、心肌炎等

(3)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一般是病人着凉、劳累等诱因下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症状,无明显发热,体力、食欲、头痛、关节痛、周身不适等表现症状的疾病。普通感冒大多数是上呼吸道症状重,但全身表现轻,一般没有生命危险。

?病原体:腺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潜伏期:1-3天?病程:5-7天?发热程度:一般不发热?传染性:较弱,散发为主?流行状况:没有季节性

?并发症:很少出现并发症

二、如何预防新冠、流感、普通感冒?

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想要避免新冠、流感、普通感冒找上门,那么做好相关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1)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接种疫苗后,体内会产生多种抗体并形成记忆细胞,当我们身体遇到某种病毒时,可以激发自身产生大量抗体,避免病毒开始袭击人体甚至感染。

★接种新冠疫苗

目前在我国获批使用的新冠疫苗的品种包括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mRNA疫苗。这些疫苗都已经通过前期的临床试验和大规模的使用证实了有效性和安全性。

无论接种哪种新冠疫苗,采用哪种加强免疫方式,只要符合接种条件、没医院的疫苗供应情况自行选择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该如何选?流感疫苗分为注射流感灭活疫苗(三价和四价)、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三价)。

在这,大家得先搞清楚:

根据疫苗说明书,鼻喷流感病毒活疫苗目前在我国内地只适用3-17岁的人群;

其他年龄也可以选择注射流感疫苗(只要≥6月龄人群都可以接种)。

关于这几种流感疫苗的区别,可以看下图:值得一提的是:

正好这两年流感疫苗家族,新增了几位成员,接种有变化:目前四价流感疫苗分两种剂型,接种年龄有差异,比如:

四价灭活流感疫苗(0.25mL剂型),适用于6-35月龄

四价灭活流感疫苗(0.5mL剂型),适用于6月龄及以上

注意:由于流感疫苗接种后2~4周才能产生保护性水平的抗体,也就是说,想避免流感病毒缠身,那就建议尽早在流感流行季前接种完疫苗。

(2)以下是一些关于生活中预防新冠、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常见方法:

除了接种疫苗,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以下细节行为:

▲手部卫生

经常洗手,使用肥皂和水,至少持续20秒。如果没有肥皂和水,可以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

▲戴口罩

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或无法保持社交距离时,佩戴口罩可以减少病毒传播。

▲社交距离

尽量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特别是当有人咳嗽、打喷嚏或发热时。

▲避免接触眼、鼻和口

避免用未洗过的手触摸脸部,因为这有可能将病毒带入体内。

▲咳嗽和打喷嚏礼仪

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而不是用手掌。

▲定期清洁和消毒

经常清洁和消毒经常接触的表面,如手机、键盘、门把手等。

▲加强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良好的饮食、充足的睡眠、适量的锻炼和减压活动,以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以上措施是常见的预防新冠、流感和普通感冒的方法,总之,“疫苗”不能少,个人防护要加强。

尤其是老年人,应积极接种流感和新冠疫苗,一旦出现流感、新冠症状,应居家休息,若医院就诊。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luodanbm.com/gmfx/123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