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化身西北“砍王”,从陇西砍到兰州,一路平推,如无人之境,6日挺进余里,遇神杀神。
“以劳待逸”,硬干匈奴折兰王和卢侯王,
来者死,挡者亡,
不休息,不调整,
一路强势碾压。
以迅疾刚猛,秋风扫落叶之姿,荡平了河西走廊,打通了丝绸之路,
歼敌10万余,酒洒甘泉。
他以雷霆之姿,打得西北无战事,漠北无王庭。
......
他就是历史军战史上永远的丰碑,
——“封狼居胥”霍去病
天才降生
卫少儿和卫子夫都是平阳公主家的女奴,卫子夫进宫后,卫少儿没有人陪伴,闲得无聊和一名小官员擦出了火花,生下了一个男婴。
卫子夫见了很是喜爱,于是抱进了宫中。
一日卫子夫抱着襁褓中的孩子去见汉武帝,婴儿一声响亮的啼哭惊得尚在感冒的汉武帝一个激愣,出了一身冷汗。
坐起身子的汉武帝感觉身体好了很多,于是问卫子夫:
“那来的孩子,叫甚名字”。
听说孩子还没有名字的时候,汉武帝哈哈大笑:
“近来朕为风寒所困扰,烦不胜烦,这孩子一声啼哭,竟然治好了我的病,我看这孩子就叫去病怎么样?”
从此霍去病就正式宣告来到这世上了。
大汉的困扰
汉朝立国后,北方一直受到匈奴骚扰,
马背上的民族,居无定所,来无影去踪,去了就抢,抢了就走,让汉朝帝国很是无奈。
一度只能用和亲纳贡的方式接受屈辱的现实,汉朝一共外出和亲的公主,有16位之多,这对于堂堂汉朝,可是一件羞耻的事。
汉武帝刘彻登基,他想改变这一状况,这种纳贡和亲的方式,他一刻也忍受不了。
初露锋芒
公元前年,17岁的霍去病跟随舅舅卫青第一次远征匈奴,
这次出征,卫青的大部队虽然失利而归,
但少年热血的霍去病却一战成名,
他率领骑兵,冒险孤军深入,见了敌人就是一顿砍,
一边砍人,一边把抢来的战利品往家送,
长驱直入,找到匈奴的老巢一锅端,
年轻人下手就是不知道深浅,
斩杀匈奴余人,
还顺手俘虏了大单于全家,霍去病得胜回来,
汉武帝大喜,赐封“冠军侯”。
初试牛刀,他完成了很多将军一辈都无法达到的高度:拜将封侯!
霍去病与汉武帝
扫平河西走廊
出使西域的张骞历经磨难回来了,虽未完成使命,却带回来了西域诸国地大物博的消息。
世居河西走廊的大月氏部落被匈奴驱赶西迁,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汉武帝决定找到他们,联合起来攻打匈奴。
被匈奴骚扰了这么久,是时候还击了。
公元前年春季,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决定攻打盘踞在河西走廊的匈奴,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
霍去病领军出战,这一次人数加码,汉武帝直接给了霍去病0骑兵,都是精兵中的精兵。
此战霍去病放飞自我,以霹雳闪电手段,化身“西北砍王”,从陇西一直砍到兰州。
霍去病率军越过匈奴人放羊的焉支山,一路向西北六日内挺进千余里,
依旧是闪电战术,告诉你什么叫兵贵神速,在你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斩于马下。
连破匈奴浑邪王与休屠王主力,短暂激战后,浑邪王、休屠王逃走,
霍去病生擒浑邪王太子及相国都尉等大小头领,斩首余具,顺手牵走了休屠王祭天的金人。
大胜后的霍去病并没有回军的迹象,他感觉不过瘾,当机立断,毅然孤军深入,沿路一直砍。
匈奴大怒,咆哮道:
“当公共厕所吗?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在皋兰山下,匈奴折兰王和卢侯王列阵阻击,
霍去病打起仗来,没什么顾忌,管你是谁,就是一直砍,
他在发神威,“以劳待逸”硬是斩杀了阻击的折兰王和卢侯王,然后以迅疾刚猛、秋风扫落叶的打法,不休息,不调整,一路平推,仿佛项羽在世,来者死,挡者亡。
与几乎中国历史上没有过的战法,席卷了整个河西走廊。
这一仗,打得匈奴人终于懂得了什么叫悲凉。
在霍去病的一路强推下,匈奴人知道了什么叫绝望,一时悲歌四起。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完美的胜利后,霍去病结束了此次征程,回师长安。
人们参观霍去病雕像
打通丝绸之路
汉武帝看着霍去病扫平河西走廊,心里打起了算盘:
“给你0人,派你去试探一下敌军的虚实,看一下匈奴的水到底有多深,没想到你就像是满级神装的大佬屠戮新手村一样,一路平推,仅仅一万人,就将试探打成了团灭战,既然你没有问题,那就彻底帮我打通河西走廊吧。”
公元前年夏季,匈奴的死神又来了。
汉武帝的部署是关门打狗,公孙敖先率数万骑兵主力,正面出去河西走廊,霍去病在长途奔袭绕后自西向东来个回手掏,
霍去病在匈奴带向导的引领下,长途奔袭,跑了多里,迂回到目的地后发现,匈奴主力好好的,啥事没有。
原来公孙敖出了陇右之后,就迷失了方向,就走丢了,这茫茫大漠,一片荒芜,不无精准定位。
即使事已至此,也没有退缩的理由,霍去病从来都不知道什么是撤退,在他的字典里,打战就只有二个字:进攻!进攻!再进攻!
这支长途跋涉的孤军,从匈奴主力侧后方开始发起猛攻。
一路犹如砍瓜切菜一般丝滑,匈奴人根本都没有反应过来,就身首异处了。
匈奴懵了:我们背后不是沙漠吗?这么大的军力是怎么来的?
场面很快就变成了一边倒,霍去病大杀四方,共斩首,俘虏匈奴五王,五王母,单于,瘀氏,王子共59人,相国、将军、都慰63人。
战后,河西浑邪王和休屠王投降大汉,霍去病前往受降时,只带少量亲兵,驰入匈奴人营地,四万多匈奴人发生哗变,他们想临场反悔,
他当机立断,指挥汉军控制住了局面,一场空发的兵变被妥善处理,使这多匈奴降军没有再逃回河西之地,
霍去病的雷霆手段,使得整个河西走廊,从这一刻起,真正地被大汉攥在了手里。
刘彻迅速巩固了河西走廊,这条中华民族外交的生命线得到保障。
霍去病在酒泉把汉武帝赏赐他的美酒倒入泉水,与三军将士共饮皇恩浩荡,留下千古美名和传说,这是对霍去病的表彰。
河西之战后,汉武帝对战功赫赫的霍去病更加喜欢,在京城为他修建了豪宅,以显其军功及恩宠,少年霍去病说了一句流千古的话:“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霍去病就好像是专为打击匈奴而生的。
霍去病雕像
封狼居胥
汉武帝在越来越大的赌局中,一次次大胜,越来胆子越大,他将眼光望向了遥远的漠北。
这一次,汉武帝来了个梭哈,他把全部家底押上,出动帝国全部骑兵力量,远赴里,要去灭掉藏进了漠北的所有匈奴主力。
公元前年,霍去病又是当之无愧的开路先锋。
此战霍去病如有神助,完成了他的封神之战,
21岁的他和舅舅卫青各领武卒。
霍去病率军先行,出代郡后北进余里,带着巡航定位系统,指到那打到那,不需要后方,也不需要后勤保障,以战养战,碰见就是干,比匈奴还凶,专治各种不服。
越过大漠后,霍去病与匈奴左贤王部遭遇,战斗过程还是一如既往地一边倒,霍去病一路追杀,不断扩大战果,歼敌余人,几乎全歼了匈奴主力,俘虏了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等83人,
左贤王就像是遇到了阎王,所有的筹码都损失殆尽,霍去病挥军余里,一直追杀匈奴至祭祖的狼居胥山,今蒙古国境内,在山上祭天后,又在姑衍山祭地,还顺带观光了贝加尔湖后得胜而归。
漠北决战,是汉匈双方多年相互核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仗,除了单于本部还保留了少数火种外,匈奴的所有分支几乎都被剿灭,这一战是空国而来,国家已经空虚,短时间内汉朝没有了再次远征的可能,
功绩彪炳
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后,
张骞率领人组成的庞大使团踏上了丝绸之路,展开了西行外交,影响世界整整年的丝绸之路正式通车。
西域诸国的使者也开始不断地来长安访问和贸易,在时间不断的见证下,这条道路渐渐地清晰起来,成了中华文明与整个世界连通的要道。
河西走廊在长达多年的岁月里,守护着华夏文明绵绵不息的光。
扫平漠北以后,完成了汉朝的大一统,护佑了汉朝的安宁,从此西北无战事,漠北无王庭。
霍去病雕像
战术战略
霍去病是一个军事天才,
他发明了“闪电战术”,也一直将此贯彻到底,
作为统帅,他从来都不是雨露均沾,而是赏罚分明,
他从来都不弄"大锅饭",而是阶梯式的管理,根据贡献的大小,来决定你吃什么,他的士兵,有的大鱼大肉,有的吃糠咽菜,各凭本事去争取。
所以跟着他士兵,打仗都中战力爆表,人人奋而争先。
霍去病从小就是一个异类。
他不看《孙子兵法》,也不看古人的战略战术,在和汉武帝论战中,他直接无视了孙子吴起,那些被兵家奉为圭臬的东西,都感觉缺了点什么东西。
兵无常势,水无常态,如果都是按部就班,打仗多没意思。
所以霍去病的打法是唯一,前无古人,后也无来都,没有人能跟他一样打仗,想学都学不来。
也许这就是天才吧,天才都是孤独的,如果你能学来,那就不叫天才了。
所以历史上也只有他做到了:
饮马瀚海,封狼居胥!
霍去病墓
天才回到了他该去的地方
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安排,这位老天派下来的军事天才,极其出色地完成了历史使命之后,猝然离世,年仅23岁。
我们常说:“人来到这个世上,就要让自己的生命之花开得更加烂”。
他的一生犹如夏花之灿烂。
没有兔死狗烹的悲凉,没有英雄迟暮苍老,
他就像中国传统绘画里的留白,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
自古天才多薄命,
王勃来到世上,只是为了写《滕王阁序》;
霍去病来到世上,就是为了打击匈奴夺取河西走廊。
对霍去病的去世,后人众说纷呈:
有人说他杀戮太重,遭了天遣;
也有人说他身处漠北,中了剧毒。
......
但是我觉得那一种说法,都不能对他的人身攻击,毕竟他是中华文化史上耀眼的丰碑。
巴顿说过:军人最好的归宿是战场,生在战场,死在战场!
仿佛一切都是刚刚好,
他像那一现的昙花一样凋零,却永远不会在人们心中枯萎,
就像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际,点亮了中华民族自豪的血性时代,
年过去了,那个千里转战的无敌之姿,依然那么清晰,
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
也许这才是他最好的归宿。
盘点水泊梁山将:1个英雄,2个禽兽,8个好汉,1堆浑蛋
宋朝一姐李清照,从叛逆少女逆袭成千古第一才女
曹操本可以比肩秦皇汉武,2个人的生死,决定了他只能是一代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