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少年
分享育儿经验,推荐儿童读物
文
何小河
“昨天半夜,孩子又发烧了,全身滚烫,小脸通红,哭个不停。我和他爸哪里还敢睡,赶紧喂水、擦身、贴退烧贴。
明明知道发烧没有特效药,一时半会也退不下去。
可听着小家伙扯着喉咙哭,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每哭一声我的心就像被刀剜一次,也怕体温烧上去,不敢耽搁,医院。
你也知道,医院挤得呀,我们挂急诊已经多号了,孩子哭得厉害,我们只能轮流抱着、哄着,等到看完医生,都已经天亮了。”
说完,闺蜜张兰摇了摇头,仅仅一个月未见,她便已经瘦了一圈。
她说,自从入秋以来,这已经是儿子小毛第三次半夜发烧了。
每次都是感冒引起,前一次刚见好,没多久又重演一次。
小毛刚上幼儿园,看着挺壮实的一个小男孩,可这段时间反复感冒发烧,让张兰几近崩溃,恨不得自己替儿子生病。
张兰边说边顺手替旁边玩出汗的小毛脱了外套,奶奶见状赶紧又给穿上。
每年一入深秋,像小毛这样感冒发烧的孩子便多了起来。然而,很多感冒并不是因为冷的,而是捂的。
可是,这个季节昼夜温差大,穿少了怕太冷,穿多了又怕出汗,到底该怎样给孩子穿衣服,成了很多家长迫切想要知道的一件事。
穿衣过多是害孩子
有位当儿科医生的朋友跟我说,每年天气刚转凉,去看门诊的孩子就增多。
那些孩子中,10个有7-8个身上都是汗,毫不夸张地说,身上都是湿的!
好多次,她问家长为什么给穿这么多,得到的答复大多是“孩子流鼻涕,怕冻着”。
其实,孩子新陈代谢旺盛,怕热不怕冷,而且经常处于停不下的活动状态,所以应该比大人穿的少才对。
1、常常感冒发烧的,往往是“穿得多”的孩子
“以前孩子穿着单薄在寒风中跑是常态,现在孩子少穿一件,孩子的妈妈就会被批评……”
早上送儿子上幼儿园,儿子同学的妈妈跟我吐槽。
我深有感触。昨天晚饭后,我带着儿子在楼下小花园拍球。
他穿了一件长袖棉T恤,而我发现很多孩子,都差不多穿了两三件。
有个小男孩估计玩得太热了,要脱衣服,奶奶死活不让他脱。
她还好心地对我说:“你给孩子穿太少了,会冷的。”
我说没关系,她就用同情的眼神看着我儿子,仿佛我就是个“狠心”的娘。
事实上,孩子活动量大,穿太多出汗多,身体难以及时散热,汗会被湿嗒嗒地捂在后背,一旦遇冷空气或被风吹后,反而更容易感冒。
儿科专家指出,“孩子感冒并不是因为穿少了,而是因为不适应低温气候,免疫力下降所致。
而孩子的免疫力是在逐渐适应冷环境的过程中得以提高的。”
15度左右的天气,当我们的孩子裹得像个粽子,打个喷嚏都能让全家紧张一整天的时候,欧美国家的孩子,正穿着不到我们一半的衣服,在花园里愉快地玩着水。
说到底,怕孩子冷而生病,只是中国家长过分紧张孩子的一种通病。
2、“捂热综合症”,无知的爱正在扼杀孩子
去年冬天,刚满月的女婴朵朵,连睡觉都穿厚毛衣、盖厚被,结果捂出了“捂热综合症”,抢救无效死亡。
家人悲痛欲绝,得知病因后,奶奶更是几度晕厥。
这种病症正是因为过度保暖、捂闷过久,而引起婴儿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休克甚至呼吸衰竭。
然而,可怜的朵朵并非个例,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因“捂热综合症”死亡的患儿数量可能超过百人。
正是家长对寒冷过度反应,对孩子过度保护,让这种盲目的爱变成了无形的“凶器”,把孩子逼向了死亡。
3、“湿疹宝宝”,常常是“捂出汗”的孩子
朋友丁丁最近苦不堪言,几个月大的女儿身上长满痱子,痒得她到处抓,晚上睡觉也不踏实,还常常半夜哭醒,怎么都哄不住。
又心疼又焦急的她,医院。
医生只看了一眼便明白了,“衣服穿太多了,捂出这么多汗,能不长痱子吗?回去给她脱掉几件衣服。”
原来最近刚有点降温,家里人怕小孙女冷,就给她加不少衣服。
其实,宝宝不仅夏天会长痱子,秋天也会长痱子!虽然秋季早晚凉爽。
但中午温度依然很高,穿多了衣服捂出一身汗,汗腺排泄不畅被阻塞,加上洗澡频率降低,就容易长痱子。
严重的,还会造成湿疹、脓疱疹、毛囊炎等其它皮肤疾病。
怎么穿才不感冒
同事李姐最近很苦恼,她给女儿穿衣,严格遵从近几年很火的“26℃穿衣法则”,可这段时间她女儿却频频感冒。
该法则称,不同的衣物代表不同的温度,总和26度为最舒适温度。
其实想一想也知道,这个“法则”显然忽略了不同个体、不同环境的差异,而且体感还真不是数学题,不是“数学公式”能算出来的。
一般而言,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到底该穿多少衣服,有一些普遍的原则可以参考——
0-1个月
针对新生儿,美国儿科学会有一项很实用的建议:同等温度下,婴儿的衣物应该比成人觉得舒适的衣物厚度多一层。
这是因为,他们刚脱离温暖的子宫,并且体温中枢发育还不完全,所以更需要保暖,但切忌不要捂过头了。
1个月-1岁
在室内,和大人穿一样多的衣服,室外多穿一件即可。
1岁以上
这个阶段孩子活动量大,可以比大人少穿一件。
大致原则是这样,但不同个体存在差异性,那么还有一个方法,可以用来判断孩子冷热,即用手摸孩子的颈背部。
如果温暖、干燥,说明冷热度适合;
如果汗多,说明有些热,需要减少衣物;
如果发凉,说明有些冷,则需要适时添加衣物了。
对于已经具备表达能力的孩子,可以直接问他冷热,没有什么比自己的感受最正确的了。只要孩子不觉得冷,就没必要多加衣服。
很多父母觉得冬天给孩子增减衣服很麻烦,这里推荐大家一个既保暖又实用的“洋葱穿衣法”。
根据当下的气温,像洋葱一样一层层加上去或脱下来。
它的原则是:
内层:材质柔软、透气且排汗功能良好的纯棉衣服;
中层:保暖类型的衣服,如针织毛衣、羊毛衫、马夹等;
最外层:具备防水防风的衣服,如夹克、风衣、棉衣、羽绒服等。(插入图片2,附后)
再搭配帽子、手套、围巾等小配件,以应付天气变化。
这样不管是在室内还是在户外活动,都能做到又好看又暖和。像孙俪、胡可就非常喜欢给自己的娃这样穿。
细数下来,到了秋冬季,孩子的穿衣注意事项还真不少,难怪家中长辈意见很难统一。
医书上说,“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确实是有科学依据的。
秋冬季是孩子生病高发期,父母们除了一颗爱孩子的心,还需要有基本的常识储备。
这样,顺应季节养孩子,孩子健康,家人也开心。
有了科学依据,养育中的意见分歧、代际矛盾,相信也能更好的解决。因为我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
能看着孩子健康成长,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呢!
-END-
#少年君说#
孩子不同阶段,到底适合看哪些书?
如何高效率读完一本书?
基于此,有书少年推出
本影响全球数亿青少年的好书
每本书浓缩成30分钟音频
让孩子轻松掌握本好书精华
长按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