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不点春季是疾病高发的季节,很多小宝宝都会在春冬交替的时候感冒、发烧,而且3岁以下的孩子免疫力很弱,更容易生病,如果家长不注意宝宝日常护理,很容易在孩子生病的同时,降低宝宝的免疫力,带娃过程中,这几种做法最容易破坏宝宝抵抗力,家长要注意避免!1、太爱干净老人们经常会说一句话,“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句话看似有点不讲卫生,但是的确对宝宝的免疫力有帮助,现在的父母都非常注重宝宝日常卫生,一天用消毒液给宝宝洗很多次手,而且家里的宝宝用品也都是每天消毒,这样宝宝每次接触到的东西都非常干净,看起来这样的做法能让孩子少生病,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宝宝的免疫力也需要锻炼,如果平时接触到一些细菌,能够让免疫系统变得越来越强大,所以带娃时“太爱干净”反而会坑了宝宝。2、滥用消炎药小宝宝最容易出现的就是消化问题,积食发烧、嗓子发炎,到医院之后,医生经常会给开一些消炎药、抗生素,宝宝吃完很快就见效了,有些医院跑,自己就把医生的药方记下来,然后隔三差五给宝宝吃消炎药,宝妈的初衷是预防宝宝发炎,但是这样滥用消炎药,不仅会导致细菌出现耐药性,也会降低宝宝抵抗力,所以各位家长一定要小心避免。3、饮食问题小宝宝到了一定月龄就需要添加辅食了,因为母乳或者奶粉的营养物质已经不能满足宝宝的发育需求,所以需要搭配各种辅食来促进宝宝的发育,有些宝妈觉得给宝宝单独做饭太麻烦,所以就让宝宝跟自己一起吃,大人吃什么,宝宝也跟着吃什么。但是宝宝的消化系统、肾脏功能都还没有发育完全,所以在饮食方面也有自己的原则,比如说1岁以下的宝宝要坚持“少糖无盐”的饮食原则,如果给宝宝吃了甜、咸、辣等味道的饭菜,不仅会加重宝宝的消化系统和肾脏负担,也会破坏宝宝的免疫力,所以宝宝就会经常生病。4、喝水太少小宝宝的新陈代谢非常快,所以需要每天都多喝水,宝宝多喝水还能防止宝宝上火,对于喝奶粉的宝宝来说,由于奶粉属于高热量食物,非常容易滋生细菌,如果宝宝每次喝完奶粉不再喝点水清洗口腔,很容易造成嗓子发炎,所以带娃时每天尽量让宝宝多喝点水,这样能够增强宝宝的免疫力,宝宝消化好少生病。宝宝的健康是很多父母都非常担心的问题,如果带娃过程中能够避免以上几种做法,不仅宝宝抵抗力强,还能少生病,带娃更轻松!